氰化物氰化物进入机体后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离子(CN-),氰离子能抑制组织细胞内 42 种酶的活性,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脱羧酶、琥珀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等。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氰化物最为敏感。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使传递电子的氧化过程中断,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外,氰化物在消化道中释放出的氢氧离子具有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大量氰化物者,可在 2-3 分钟内呼吸停止,呈“电击样”死亡。硫酸雾硫酸雾既发生于直接生产或使用硫酸的工厂,也来自以煤、石油或重油为原料及燃料的工厂排烟。排烟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成为三氧化硫后,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即生成硫酸雾.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 10 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 80 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年均降水 PH 值低于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 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每年多达 200 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氟化物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0.713,易溶于水。氟化氢的水溶液称氢氟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氟是一种生命元素,维持人体健康需要一定量的氟,但过量的氟可造成氟中毒 氟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比二氧化硫约大 20 倍,空气中氟化物含量超过 1mg/m3 时,就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产生直接危害;对植物的影响比二氧化硫大 10 一 100 倍,当大气中氟化物含量达 45—90mg/m3 时,植物的叶组织就会坏死,牲畜饮用含氟高的水和饲料,会引起慢性中毒。据报道,氟化氢质量浓度为一/m3 时,发现儿童氟斑牙、尿氟量较对比区高 1—2 倍;在 2mg/m3,甚至质量浓度在 1mg/m3 时,也可引起慢性氟中毒;长期饮用含氟超过 1.5mg/L 的水,可产生氟骨症。一般认为饮用水中含氟量以 0.5—1mg/L 为宜。 氟化物对人体危害,主要使骨骼受害,表现肢体活动障碍,重者骨质疏散或变形,易于自发性骨折。其次是牙齿脆弱,出现斑点、损害皮肤,出现痛苦、湿疹及各种皮炎。氟化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