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对教育质量做了明确论述,指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进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进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进展观,注重教育内涵进展,鼓舞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也迫切需要建立校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助推学校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全面进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 (一)校内质量保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议) 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学校质量保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教育质量保障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德育、教学、课程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实施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督、检查、考核、反馈、调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深化教育教学第一线,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定期召开办公会议,讨论阶段性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改进方法,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稳定和不断提升。 (二)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 各年级推选有教育经验及组织领导能力的家长,建立教育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讨论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三)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老师 教导处全面负责校内教育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基本运作。教研组基于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标准,实施学科教研。年级组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进展规律,合理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备课组结合学科和年段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预设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进度。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个性化实施教育教学,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辅导。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1. 加强实务培训,注重有效性 学校每学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全员培训活动,提高师德师能。近年来,我们连续开展了“如何处理偶发事故”、“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艺术”、“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为主题的老师实务培训内容,通过“案例回放”、“头脑风暴”、“合作策划”、“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