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贫富分化---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轻贫困和贫富差距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快速开展策略,但城乡贫富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和贫困仍然是中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不但是经济学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政治学理论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小组成员主要从政治学角度具体分析、讨论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开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首先,对于什么是贫富分化,我们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了解和认识,就是: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宝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宝差距两局部。 其次,对于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现状及其表现,我们小组结合网上所所查的资料和所学的政治经济学有关的知识,我们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最近,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24〕?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 12 倍。数据显示,1978 年至 2024 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7.5 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7.3 倍。但 1990 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24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33∶1,绝对差距到达 9646 元。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开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别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说明,1999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为 10732 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 4302 元; 到 2024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为 22200 元,西部地区为 8970 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