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测量工具——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老王整理撰写)1+2+5+25+26=惊讶4+5+24=生气这样的数学题估量没多少人可以求证出来。但是对于情绪心理学的讨论者来说,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创举,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它的名字叫 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中文翻译叫做“面部运动编码系统”。Paul Ekman,这个名字有人很陌生有人确很熟悉,假如看过美剧《Lie to me》一定为主角 Cal Lightman 那神乎其技的“读心”能力印象深刻。其实,该剧的幕后心理学顾问就是 Ekman 教授,并且 Lightman 的背景是根据他来改编而成的。对微表情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对他有所了解,也肯定读过他的书——《说谎》《情绪的解析》等等。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在 1976 年和讨论伙伴作了深化的讨论,(通过观察和生物反馈)他们描绘出了不同的脸部肌肉动作和不同表情的对应关系从而创制了 FACS。他们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Action Unit),并分析了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并给出了大量的照片说明。FACS 该套系统将许多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表情进行了分类,它是如今面部表情的肌肉运动的权威参照标准,也被心理学家和动画片绘画者使用。有人会问:“我们又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 FBI 或者警察,学这个对平常生活有什么用”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 FACS 可学可不学,但是对于向往更精确的观察表情,对之后表情分析有重大意义,FACS 会帮助我们对面部的运动了解的更深化,不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对比这两张图,左侧是 6+12,右侧是 6+12+17。多了一块肌肉的运动,情绪就会差很多,虽然不学 FACS 也能看出区别,但假如右侧的 17 的强度很小呢是不是会忽略一些情绪的信息我想可能会的。而且讨论 FACS 可以避开这样的情况发生,脸部肌肉做了编号会让学习者对面部肌肉更敏感,了解得更深化,并能在生活中的实践里提高情绪分析的正确率,对以后的观察关打好扎实的基础。重要 AU 的学习人类面部有 42 快肌肉,它们分别由大脑的不同区域控制,有些是可以由意识直接控制,有些则不容易用意识控制。能够通过意识直接控制的肌肉,称之为“随意肌”。大多数人不能够通过意识控制的肌肉,称之为“不随意肌”。这两种肌肉在之后的 AU 介绍中我会进行详细介绍。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重要 AU。AU(A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