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策略讨论 现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消除传统技术引发的全球问题,就必需引入新型技术。于是“生态技术”概念作为人类反思传统技术观和重新选择的结果而诞生[1]〔P14-20〕。而且,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坚决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进展之路,这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生态技术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而且也促使学界对于建筑生态技术的探究与探讨。徽州传统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领域中独具一格,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造型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而且呈现出丰富的生态技术思想。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徽州传统建筑商量,汪斌、罗磊等分析了徽州传统建筑的文化和空间、艺术特色及美学价值[2]。刘丽丽等论述了徽州传统建筑的爱惜技术以及传承与创新[3]。赵佳蕙、吴楷琪论述了徽州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4]。黄炜、颜宏亮阐述了徽州传统建筑技术的适合性改善策略[5]。不难觉察,学界对徽州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生态技术策略探讨存在着明显的缺乏和欠缺,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整体性地认知、把握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在生态优先的视域下,从技术层面进行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策略的系统商量,从而为其生态建筑学理的补充和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与营造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徽州传统建筑材料选取的“生态性” 资源对于建筑来讲,是其建筑建筑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自然资源,能给建筑匠师提供不同表达建筑形式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给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感受。徽州建筑材料丰富,盛产松、杉、柏、椿等优质木材,又产桐油、生漆等自然 涂料,群山之间不乏适合烧砖制瓦的黏土和包括石灰石在内的各种石材[6]。这些以木、竹、石为主要材料资源都是就地取材、便于交通运输的自然 材料,所以它们成为徽州传统建筑“适者生存”的最初选择。纵观徽州传统建筑的进展历程与历史脉络,我们觉察,聪慧的徽州人在建筑建筑过程中,擅长发掘与利用本土的这些生态资源,充分把握了生态选取技术。也就是说,首先在徽州传统建筑营建材料的选取上,徽州先民较多项选择取本土的生态资源,然后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特点与特性和结合特别的处理技术,最终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效用,到达了生态环保的使用。通过对建筑材料资源进行生态选取,一方面使得徽州传统建筑具备良好的环境性能以及提高了其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