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鲁 JJ-013-工程名称项目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交底日期交底提要:外墙外保温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等《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T14-073—2010一、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结构基层处理、材料及工作准备一岩棉板双面及板侧面喷界面剂一吊垂直、弹控制线一岩棉板上抹粘结砂浆——打磨、板缝清理嵌缝——抹第一道涂防护砂浆/铺网格布——锚钉锚固抹面砂浆复合耐碱破纤网层一抹第二道涂防护砂浆/铺网格布一薄抹第三道防护胶浆一质量验收2、施工工艺说明2.1 玻纤网翻包(1) 玻纤网在变形缝等系统终端部位需进行玻纤网翻包。(2) 网格布翻包的步骤:a、裁剪窄幅标准网,长度由需翻包的墙体部位尺寸而定;b、在需进行翻包处,涂抹宽 100mm,厚度约为 2mm 的粘结砂浆;将窄幅网格布的一端 100mm 压入粘结砂浆中,余下端甩出 100mm+板厚,并应保持清洁;c、岩棉板贴牢固后,将预先留出网格布沿板厚翻包,再将翻包网压入抹面胶浆中。2.2 岩棉板的粘贴(1) 粘贴岩棉板前,应首先检查岩棉板是否干燥,表面是否平整、清洁;潮湿、表面平整、有污染的岩棉板不得用于工程。(2) 在墙面弹出外门、窗口水平、垂直控制线以及伸缩缝线、装饰条线、装饰缝线等。应在建筑外墙阴阳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岩棉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首先进行系统的起端和终端的翻包或包边处理。(3) 在经平整处理的外墙面上沿距散水标高 20mm 的位置用墨线弹出水平线,当需设置系统变形缝时,应在墙面相应位置弹出变形缝及宽度线,标出岩棉板粘结位置,并应视墙面洞口分布进行岩棉板排板、基层上弹线。系统底部第一排岩棉板的下侧板端与散水的间距不小于 200mm,并采用 EPS 进行保温处理,勒脚部位应安装角钢托架,之后每层设置角钢托架。(4) 岩棉板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铺设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 1/2 板长,在墙角处应交错互锁,并应保证墙角垂直度。(5)岩棉板粘贴采用条粘法,其粘贴面积不得小于 80%。(6)局部不规则处粘贴岩棉板可现场裁切,但必须注意切口与板面垂直。墙面边角处的岩棉板最小尺寸不应小于 300mm。门窗口侧边为 30mm 厚的玻化微珠。2.3 岩棉板表面、板缝的处理:(1)岩棉板粘贴 24 小时后有了足够的强度,检查粘贴后的岩棉板表面是否平整,板缝处如不平需打磨平整。(2)采用 PU 发泡胶填充板缝:岩棉板之间的缝隙用 PU 发泡胶填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