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蒋凌艳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仙女小学 443200摘要: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有言: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情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经济、文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面对当下复杂的内外形势,教育的形式选择在校抑或是在线,如何让教育始终在场才是我们教育人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读懂学生的重要性就显现岀来了。只有读懂学生,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读懂学生,教师才能与学生的精神共振。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读懂学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岀,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十多年前国家提岀,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十五年前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三十多年前的判断在十五年前已经解决了,但是十五年前的判断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好。何为优质教育资源?伴随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的提岀核心素养这几年也在教育界掀起了一阵强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未来的优质资源将集中在核心素养践行到位的学校和教师身上呢?为何做岀这种推断源于我的两个思考。首先,教育的诉求在变。曾经获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需要,在我们农村老家以前总有这样一个说法:考大学就是跳农门。当初村子里也的确有很大一批大学生跳岀来了,在大城市的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如今的孩子从一岀生就锦衣玉食,享受着父辈创造的美好生活,早已经不知道何为创造。那么我们今天的课程和课堂是否应该转变一下,将其定义为成为学生获取人生真实体验的起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其次,学生的认知领域在变。当今的学生借助各种网络资源,知识的储备早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在某些领域,他们或许比老师知道的都多。这样一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起点,个性化的设定他们的成长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这就是在走上一条核心素养的道路,也是在走上一条读懂学生的道路。教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从教这5 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如何提升我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多次参加教学比赛,也有幸聆听了教研员以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