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面交叉口的安全评价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规模有了很快的发展。但随之而来也引起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繁,特别在平面交叉口情况更为严峻。我国对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事故率的评价方法,如概率统计法和强度分析法。基于非事故率的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尚不成熟。本文讨论了对平面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0 引言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但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交通安全问题。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全世界每年机动车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 70 多万人,占全世界意外事故死亡人数的 20%以上,这意味着每 50 秒钟就有 1 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整个 20 世纪,世界上已有 3300 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交通事故已成为一场“无休止的战争”。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功能是连接相交道路,使其构成道路网,从而实现人和物的移动。由于平面交叉口通常有多向交通流集中,所以在整个路网中,平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和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发生在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占很大的比例,我国对国内城市的交通事故抽样表明,发生在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数约占 30%。而提高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1 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基本方法1・1 事故率法事故率模型为:该方法考虑了事故频次与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指标比较合理,但是由于交通事故的偶发性导致误评价。1・2 经验模型法1955 年,联邦德国在对交叉口方案和带有方向岛的方案进行比较时,提出的交叉口危险度评价模型为:式中,G 交叉口危险度;0――每一个交错点处的交通量之和;a 与 0 相应的系数。此外,典型的经验模型还有洛巴诺夫模型等。经验模型通常是在收集了典型交叉口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提出评价指标等级划分。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明、实用;缺点是需要收集大量的统计资料,考虑的因素往往不全面,并受当地交通、地域等条件影响较大,可移植性通用性较差。1.3 事故率质量控制法该方法通过将特定地点的事故率与所有相似地点的事故率做比较,又考虑到流量,计算临界比率,将交叉口事故率与临界比率相比较,判断交叉口的危险程度。事故率质量控制法在美国被广泛采用,其模型下式所示:式中,Rc——临界比例A 相似类型交叉口平均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