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健康管理新共识新实践 慢病健康管理新共识新实践 王雅琴 朱玲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据 2024 年 Lancet——全球疾病-损害负担和危险因素讨论特刊显示,慢病占比全球死因的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24 年)》报道,中国因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 %,导致慢性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 70%。《2024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慢病出院病人数和人均医疗费用持续上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24》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亿,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 40%以上,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老龄化与健康中国评估报告》中预测,到 2030 年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慢病负担至少增加 40%;到2030 年,与现在相比,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数将增加 3 倍以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的防治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误区,使得慢病持续蔓延,风险因素飙升的态势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患病人数多、患病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已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 康水平的提高,成为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和阻碍社会经济进展的民生问题。 慢病健康管理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均将慢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和战略任务。同时,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24-2025 年)》中,强调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在于慢病的有效防控,慢病有效防控的重中之重在于慢病健康管理。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是有效防控慢病、减轻疾病负担、实现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和途径。 慢病健康管理新共识与新亮点。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社区等相继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对慢病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模式和服务路径不清楚,服务内容和服务技术不法律规范,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慢病健康管理需求不适应等诸多问题。 2024 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前任主委武留信教授联合多学科,在广泛征询政府相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公共卫生和临床相关专科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慢病防治经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