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_第1页
1/6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_第2页
2/6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_第3页
3/6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篇一】 拉齐尼·巴依卡工作的地方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南部。这里有一条我国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线,全长 888.5 公里,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40℃。 从 1957 年起,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拜克就自荐成为了部队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后来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从他手中接过了这根“巡边棒”。 拉齐尼·巴依卡十几岁时,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由于地势险要,巡逻不能乘车,只能借助牦牛。2024 年,从部队退伍的他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成为了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巡逻在这条边防线上。 2024 年 8 月,拉齐尼·巴依卡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凭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满腔挚爱,守卫着帕米尔高原这片净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拉齐尼·巴依卡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他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赞扬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2024 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 今年 40 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 20 世纪 50 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 30 多年。 从 2024 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 70 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感人事迹心得最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