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诲处范文之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施行方案 在《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被认为是我国根底教育课程体系的构造性打破。它是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讨论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效劳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并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猎取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构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 综合实践活动在一般高中课程学分构造表中共占 23 个必修学分,其中讨论性学习 15 个学分,社会实践 6 个学分,社区效劳 2 个学分。它在学分构造表中所占的学分比率是最高的,占最低必修学分(116 个学分)的 20%,占最低毕业学分(144 个学分)的 16%,课程地位特别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地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领域。为更好地开发、建立这一新型课程,保证这一课程的实验工作在我校有效的开展,现提出如下施行方案。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培育为重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1)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2)获得参加讨论、社会实践与效劳学习的体验;(3)开展发觉咨询题、提出咨询题和分析处理咨询题的才能;(4)掌握根本的实践与效劳技能;(5)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6)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加强效劳认识与奉献精神、构成良好的生活态度;(8)构成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施行 (一)讨论性学习 1、讨论性学习施行的一般步骤 ——课程的施行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即: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材料总结整理沟通评价。在讨论过程中,这些阶段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穿插和交互推动的。施行过程中由导师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详细方法指导。 (1)培训教育。关于高一学生,由于特别多都是第一次进展讨论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方式,就如何进展讨论性学习进展培训。加强平安、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依照本身的兴趣,在老师(各年级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本身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