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心得 体育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上周二参加教研活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体育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进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由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构成,它集中反映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实行的有意参加、强化练习、竞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现阶段的教育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进展。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进展。此外,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针对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点想法: 1、转变观念,家校结合。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舞学生积极参加他喜爱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养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 2、体育老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老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高兴和老师赛跑。”因此体育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3、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学习情境创设和设置必要任务(如:作业)与条件等重要环节或被忽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最为关键的是要将潜在的价值显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展核心素养的内驱力。 4、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即从学校走向生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