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科大教研“让学科教育‘回家’共同研讨”反思本次学习了崔允漷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6 招,让学科教育“回家”,分为 6 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让我受益匪浅。 1、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明确“家在何处”; 物理老师和学物理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物理老师深深体会这一点,学物理的人只需要知道物理学知识,而物理老师需要知道物理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每个学科都有其核心素养体系,只有了解才能应用,只有应用才能培育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把深化学习设计出来,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 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点:一是高认知,高认知的起点就是理解;二是高投入,即全神贯注,三是真实任务、真实情境的介入;四是反思。我觉得这一二三四不但要心里而且要理解, 3、采纳大单元备课,提升教学设计的地位 备课时老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教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们所有科目都是根据单元来分解内容的,崔教授提到采纳大单元备课,能够把知识条件化,情景化,结构化,是我们的备课上课更有条理性。 4、教材内容转化成教学内容。 教材只是教科书上呈现的知识,需要老师来转化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要与具体目标相匹配。假如说教材内容是死的,那教学内容是活的,能否将教材内容灵活应用,就得老师能否将它灵活应用。 5、课改还需要改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好多种,我认为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己亲自体会,感受,发现,这是最能学懂,但也是最慢的一中方式,所以对于接受程度较好的同学,还是采纳快速的讲述与直观相结合。 6、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 有评价才能对学生进行反馈,教学,学习,评价共享着目标,分小步走,步步为营抓落实,这是有效教学的技术。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会有很多的收获,作为年轻老师需要学习的很多很多,感谢组织,感谢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