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第 1 篇:新老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三、课堂组织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是学术专家和权威,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习者的一切活动都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授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实验、实习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注重教而非注重学。而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中,应该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主,老师的教为辅,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应该注意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老师的作用转变为引导、鼓舞、帮助、评价、管理的作用。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原本单调枯燥的知识从实践中得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制造力。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对授课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让每个环节相互紧扣而且是递进关系,让每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培训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方法有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有用性,为我们拓宽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加深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从转变观念开始,努力尝试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2024 年 3 月 6 日第 3 篇:青年老师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青年老师教学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2024 年 7 月 2 日-7 月 15 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举办的青年老师教学能力培训,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囿于方法与经验方面,我希望能通过此次培训得到提升。这次培训我们一共倾听了五位专家精彩的报告,几位专家风格各异,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冷峻严谨,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则娓娓道来。在培训课上,我仔细地倾听并做好记录,对比自己在教学经验和问题,收获颇丰,更加深刻感受到老师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关于培训大致形成了以下五点体会: 1 关于老师职业的更深认识 爱岗敬业,认同角色。《礼记•学记》中对小成定义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入则献奇谋 出则行其政”,爱岗敬业既是老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小到个人、大到学校甚至于社会假如缺乏这种精神,便无法前进与进展。老师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尽其才,获得成就和满足感,提高自我效能感知。17 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