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慰问民情日记春节慰问民情日记(一) 今日我走访的是村里退休的老干部**家,曾今他们为村里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关怀、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第一位肖村退休多年的妇女主任,今年 76岁了,老人身体很硬朗,精神也很好,说话总是带着微笑合不拢嘴,她告诉我,家里几个孩子进展都很好,今年退休工资也涨了,待遇好了,日子过得很好。希望村里其他人也能过得更好,老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挂念村里的事情,这是很难得的。看到她慈爱和气,心态平和,圣体健康,我就放心了。 从她家出来,我又赶往另一个老干部家,他是住在小圩村的董学好书记家,今年 64 岁了,退休后董书记还自己种了几亩地,他跟我说今年收成还可以,收获的粮食留足自己的口粮还有的卖,他说庄稼人改变不了做田的习惯,就算生活好了,还是每天要到地里去,要不然浑身不自在啊,说到这里我们都笑了,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能感同身受老书记的想法。 通过对退休老干部的走访:我发现他们心态很好,生活井井有条,张弛有至。希望党和国家能够给予这些基层老干部更多的关怀,让他们晚年无忧。 春节慰问民情日记(二) 今日,家家户户沉醉在合家欢乐的节日气氛里。那么,山里的老百姓大年过得怎么样?我想去看一看。 下午,我约了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一起到七里坪镇去看一看。 来到**村,路边有一家正在放鞭炮,我们径直走进一个小院,来到一户人家,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主人家名叫陈国和,家里还有老伴、儿子,一家三口。 陈国和兴奋地说:”我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广州做建筑工,1 个月能挣上 5000 元左右,虽然苦点,但兴奋。家里老伴种粮收板栗,还有补贴,1 年收入七、八万,我家房子就是靠打工挣钱,在 20**年建成的。”坐了一会儿,陈国和的儿子陈勇从舅舅家拜年骑车回来。小伙子憨厚中透出精明,我跟他聊了起来。 “今年多大了?结婚了吗?”“25 岁了,还没有结婚呢。”小伙子腼腆地回答。 “在哪儿打工?1 个月能挣多少呢?”“在深圳电子厂打工。1 个月能挣 3500 块钱左右,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落个 2000 块钱左右。”“你有回来工作的想法吗?县新型产业园,有 100 多家企业,需要很多人做事。那里月工资两三千块的员工很多,多的能够达到八千多元。园区还配备了学校、医院、生活公寓,开通了县城至觅儿的专线客车,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县里正在开展‘春风行动’,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