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实习总结(2) 法院实习总结(2) 然后还负责这些文件的编排、校对、打印等工作。期间还常常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或接听电话以及接待来访客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工不仅应当具备专业学问,还应当具备社会交际能力和耐烦热情的品质。而在发出票和运用电脑编排一类事情中又让我认识到把握相关信息学问和技能的必要。这些基本素养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应当留意培育。 上面谈到的只是一些外表上的形式内容,真正把握学问的应当是在参加庭审以及事后与法官们的协商 分析中得到的。在短短一个月实习时间内我曾有幸几次在法官们的带着下参加旁听。 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是旁听给我的感性认识。我所见到的庭审与我想象中的庭审差异很大。可能是我欧美律政小说又或是电影看多了,脑海中呈现的是场面宏大、庄严峻 穆的情景,与现实格格不入。在法院看到的审判庭是一个面积狭小、布置简陋的隔间,给人一种随便的感觉。法官也与当事人打成一片,完全没有律师当堂对抗、精彩纷呈的场面。审判时间也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后来从法官处得知这是一个临时法庭,正式的法庭尚在修理当中。 几桩案子下来,我感受颇多。首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连律师都不用请,直接在亲朋好友的伴随下以期借助人多势众据“理”力争压倒一切。这使得审批多次被打断甚至重新审理,反应出我国的法制宣扬教育还存在很大问题。其次,法官压力浩大。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哀痛,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哀痛。最终,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敏处理的。 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例如,在一次民事共同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告只有一个,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而被告有六个,都是小区业主。原来我认为此案会合并审理,因为这样比较方便又简便快捷,结果法官却是一一进行审理的。在我的提问之后,我得到的解释是,经调查这六位业主各持己见、互不统一,若是合并审理就会造成混乱很难把握局面,最终反而会影响审判工作的进行。这使我不得不佩服法官们的阅历丰富,外表上看起来法官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一到工作中就会觉察他们的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敏。然而我的另一觉察就是合议庭基本上是合而不议,每次记录都是书记员按固定模式从前面的审判记录中抄录一段话就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灵敏处理。 第四件使就是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实体而轻程序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