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大学时,有些事情你必须去做self-education awareness 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慧,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方案地去寻找时机,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育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北京博集天卷发行张锐 任羽中 著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1) 张锐/任羽中 张锐 大学生活、大学教育与 self-education awareness〔自我教育的自觉〕,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特意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联系了 10 个刚刚毕业的大学同学,问他们两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大学生活有缺憾吗?你觉得你的大学教育有缺憾吗? 对第一个问题,十个人中有八个说没有缺憾,两个说有,一个的理由是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个的理由是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里可以尽情享受青春与自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校园中多愁善感或者好高骛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无疑属于“有闲阶层〞; 而从财宝的角度来看,假如你略微了解一下现在每个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现金流〔收入〕的预期,然后将这个现金流做一个折扣变现的分析,根本上我们也可以把大学生归于“有钱阶层〞。尽管这些钱还没有真正装在口袋里,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财宝带来的心理上的积极效应:每个大学生都是可能受市场追捧的概念股,尽管口袋很瘪,可是对自己的预期都不低。因此中国的大学生呈现出一种和中国股票相同的特点:很高的市盈率〔每股定价/每股盈利〕,牛气冲天——当然是在泡沫还没有被戳破之前。 嗦了上面这一段,其实是想证明,根本上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会很有意思,都会值得回忆,这也是那么多关于大学生活尤其是大学爱情故事的小说能火起来的原因。 但是,我们这本书关怀的话题却并不仅仅是“大学生活〞,而是“大学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对第二个问题的答复中就可以看出来。与第一个问题截然相反,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认为自己的大学教育有缺憾,理由林林总总,有非常概括的:荒废了太多的时间、没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觉得自己懂的很多却找不到工作等等等等;也有非常具体的:英语学得不好、口才不够好、性格上有弱点等等等等。惟一一个没有缺憾的人的理由是: 我已经尽力了,再读一遍还是这样——于是我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今日中国的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倾向于对自己接受的大学教育表示否认和失望。 你可以反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