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一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 《爬山虎的脚》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 3、 4、5 自然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 学习细心观看的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意识和爱好。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 4 自然段爬山虎是如何爬行的,体会是怎样把观看到的事物详细、有挨次的写下来的。 教学课时: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其次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爬山虎的脚》,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的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背诵课文〕 爬山虎整整一墙,的确好看。他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 爬山虎的确有脚,但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 那同学们能不能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几段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指名回答〕 今日我们就重点学习三----五段,如今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读三----五段。 二、 直奔重点段,精读课文 1、质疑。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认真读书并思索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 1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什么样,什么颜色? ○2 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 2、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问题。 1 请读第 3 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吗?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 2〔出示爬山虎实物〕老师今日从佳明家带来了爬山虎的枝条,请同学们先来认真看看○爬山虎的脚是不是这样的,然后看着实物再说。 3、学习爬山虎的脚什么样,什么颜色。 1 读第 3----5 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同学回答,同时老师板书: ○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 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由直变弯--------灰色的 再来和实物对比一下好不好?和实物对比。 2 同学们看过实物了, ○请一部分同学画出刚长出来的没触着墙的脚。〔在事先预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 请另一部分同学画触着墙后的脚。 3 商量画的状况。 ○展现画的有问题的图画,同学再说明错因。 4、小结。爬山虎真了不得,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转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