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维修工个人总结 物业维修工个人总结 1 在自然、人为及时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住物业或早或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安居乐业,因此,物业维修是一项常规性的管理工作。由于“三分建、七分管”,“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所以在居住物业的维修管理中,日常养护管理(又称便民小修服务、小修养护服务、窗口报修服务等)又成为基础性的工作。物业维修工作总结就居住物业的日常养护管理(简称“养护管理”)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认识深化。 一、养护管理的涵义及其关键 早在 1985 年 1 月 1 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后改名建设部)颁发了《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对物业维修工程进行了分类,其中“凡以及时修复小损小坏,保持房屋原来完损等级为目的的日常养护工程为小修工程”,其“综合年均费用控制在现时造价的 1%以下”。这里所称的养护管理,便是物业公司对房屋小修工程行使的各项管理职能,其主要环节包括报修、查勘、派工、计划、组织、验收、抽查、结算、回访等。 养护管理是物业公司常常性、持久性的基础工作。为了恢复和确保居住物业正常的使用功能,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实行各种手段,及时修复已经出现的各类小损小坏,有效防止小损小坏的进展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居民因功能失常造成的’困境,维修费用控制(包干)在现时造价的 1%以下。 进而言之,不论物业原有的质量等级如何,不论完好房、基本完好房、一般损坏房、严重损坏房还是危险房,在整个物业寿命期限(屋龄)中,只要物业零部件因损坏而功能失常,在居民报修之后(如突然断电断水等),或因公共部位无人报修(如走道窗玻璃破裂等),物业公司都要及时进行预检修复。修复之后房屋原来的完损等级不变。 在这里,“及时修复房屋的小损小坏”,成为养护管理的根本要求和关键词语。为了“及时修复”,就要强调“养护及时率”与“质量合格率”,并要求物业公司防患于未然,对物业进行计划性、制度性和季节性的主动检修。 二、养护管理的特点及其意义 养护管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养护任务,面广量大 居住物业(物业区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一幢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房屋,每一幢房屋的不同区域和不同部位,每一幢房屋的不同业户,都会产生因物业功能失常而引发的修理诉求,因此,养护任务面广量大,地点时点分散,不如大修、中修施工场地相对固定,也不如保安、保洁、保绿等工作相对集中。根据传统房屋管理的经验总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