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产--------工时管理二、工时管理:1、制定标准工时:设定标准工时的目的:1、为了比较、改善作业方法,选择更好的作业方法;2、为了平衡不同小组相互之间的作业工时;3、能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4、管理劳务费时需要;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1、秒表设定法;2、既定标准工时法(标准时间法);3、采样法;4、标准资料法;5、经验估算法;设定标准工时时,需注意项目:1、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2、设备、工具的运作情况;3、准备时间如何;4、材料品质如何;5、确定标准工时前,先确定标准作业方法;6、环境方面;2、新机种或变更工序要先试做: 在新机种、变更工序、材料更改批量生产前,通过试做合适数量可以设定最佳组合的生产方式,可以为重大决策指明方向,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来预防批量生产时容易发生的问题。3、不良品发生处理对策:1、确认不良品发生的现象和程度(善用 5W1H);2、联络相关部门,制定紧急对策;3、确认对策效果、预防措施,防止二次发生;4、善用 QC7 大手法: 优良的品质是靠科学的方法管理出来的,QC7 大手法正是现场品质管理常用的科学管理工具之一:1、层别法: 在现场众多的不良问题中,找出关键的前几名,以便决定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2、因果图:将影响品质的诸多原因一一找出,形成因果对应关系,使人一目了然,对于确定正确的对策方案有帮助。 3、散布图:用于确认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系,有助于判明原因真假。 4、直方图:弄清众多数据的分布状态,了解总体数据的中心和变异,并能以此推测事物总体的进展趋势。 5、检查表:简便、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6、层别法:寻找出数据的某项特性或共同点,对现场中的即时判定有帮助。7、控制图:A:可以判定品质是处于稳定的状态还是处于异常状态。B:可以确认不良对策是否有效。C:可用作日常品质维持管理的重要工具。 新 QC 七大手法为: 1、系统图,2、亲和图,3、关联图,4、箭条图,5、矩阵图,6、PDPC 法,7、矩阵数据解析法5、推动 5S 活动: 5S 活动的作用:1、作业出错机会少,不良下降,品质上升;2、作业人员心情舒服,士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3、避开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工作效率得以提升;4、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浪费减少;5、干净的作业环境易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形象;6、信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显眼,人身安全有保障;7、为其它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6、工序要常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