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目的 为所有电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外观检验提供依据。 范围 适用于提供给客户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返修物料。 定义 A 级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重大影响或客 户有要求。 B 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C 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漏面。起泡:指因电镀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过薄:指表面电镀层的平均厚度小于 5um。脱落:指电镀产品表面镀层掉。漏镀:指电镀产品要求电镀面实际未电镀。花斑:指电镀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 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黑点:指电镀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发黄:指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凸起: 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水印:指电镀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挂具印:指电镀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修补:指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打磨:指为了更好的达到表面要求而使用的砂纸抛光的处理方式。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责任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说明5.1.1 目视检测条件为: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 300-6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如 40W 日光灯、距离 500mm 处),相距为 600-650 mm,观测时间为 10 秒,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 45-90°进行正常检验。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 。 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