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二十四节气季节习俗介绍五篇 白露节气一般在公历 9 月 7 日或 8 日。你知道白露季节传统的饮食风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预备白露二十四节气季节风俗介绍内容,欢迎参阅。 白露二十四节气季节风俗介绍一 白露是 24 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头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头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事实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成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风俗。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风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二十四节气季节风俗介绍二 白露节气一般在公历 9 月 7 日或 8 日。气温开头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白露说: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馐。鸿,大雁。元鸟,燕子。大雁、燕子这些候鸟南飞避寒。馐者,所羹之食。养馐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百鸟开头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分散而成的水珠。白露时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早晨的露水分散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白露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酷热的夏天已过,而凉快的秋天已经到来了。俗语: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仍热,还要经受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华南白露时,气温快速下降、绵雨开头、日照骤减,反映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