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5、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6、 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疏通全文;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导入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4、呈现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老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逾】越过 【老妪】老妇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 】捎信回来 【犹得】还能够 【偷生】 苟且活着 【已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新 】最近【乳下孙 】还在吃奶的孙子 【泣幽咽 】(有人)低声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5、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进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根据开端、进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