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玮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读后感悟 ------------ 李康 基本上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第一本,明太祖这段历史,以及到他的儿子朱棣造了他孙子朱允炆的反,当上皇帝。总结出以下感悟: 1、朱元璋出身卑微,经历了重重磨难(父母、兄弟被饿死,为了混口饭出家、化缘)起来造反。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2、朱元璋在造反期间,上下左右逢源,不贪图小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献给上面,假如得到赏赐,就分给下面的士兵。(不为小利,必有大谋)他老丈人郭子兴背叛过他,甚至要杀他,他不但没有记恨,最后,离开时,把自己的精兵大队留下后,兵权交出,自己另起门户走了。郭子兴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说:“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日,我不能忘记你的恩德。”得知这一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可见心胸不宽阔的人实在做不了大事。 3、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不要信任暴力,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4、历史证明,杀降不祥。 5、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与陈友谅对峙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做出两个使他取胜的决策:一、高筑墙、广积粮、缓成王(韬光养晦,不断进展自己实力,避开天下人耳目,避开个人思欲膨胀。)二、先打败张士诚,在打朱元璋,战略眼光准确。(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6、陈友谅手下张定边,忠心耿耿,拒绝了朱元璋的招安,出家当和尚了,活了 100 岁,比朱元璋多活二十多岁,从某种意义上讲为陈友谅报仇了。张定边事迹告诉我们:遇到恨透一个人,想要拿刀去砍死他的时候,鼓舞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性,活得比他长就是了。 7、朱元璋很厚黑,明明自己想当皇帝,当大家都鼓捣他登基时,他还假惺惺的说被迫的,你们逼我的,脸上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 大将廖永忠,揣摩出领导的想法后私作主张,把皇帝韩林儿坐的小船整沉了,淹死了,朱元璋公开指责他说,假如不是你干这事,以你的功劳,我原来是要封你公爵的,现在为了惩处你,只封侯爵(以廖永忠的功劳,封公爵都偷着乐老半天了!) 8、历史证明,除恶务尽,以绝后患。 9、名将的成长:第一步,军事理论,要积累大量理论知识。第二步,实战,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第三步,学习冷酷。第四步,理智,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不被感情左右。第五步,推断,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第六步,坚强,要战胜自己的软弱。最重要的还有运气,所谓兵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