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一、熟悉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识记书中涉及的重要法条熟悉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二、论述题1、解决社会保障争议的方式与原则有哪些答:处理争议的方式: 一、 司法方式: 有劳动法院或劳动法庭处理社会保障争议, 由社会法院、 社会保障法庭等处理社会保障争议, 由其他的法院和机构处理社会保障争议。 2 二、 非司法方式: 仲裁, 调解。 社会保障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 着重调解, 及时处理原则, 二、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2、结合实际试分析我国的职工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答: 职工福利是指职工所在单位能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 建立各种补贴或发放实物以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 享受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属。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及团体举办的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市政建设、 社会服务等, 享受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职工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是很有效的补充。3、试分析各个社会保险项目的法律特征有哪些答: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具有强制性、 互济性、 储备性、 补偿性、 社会性的特征4、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答: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强制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5、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有哪些种类答:①宪法,②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③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④有关社会保障的规章,⑤法律规范性文件,⑥条约,⑦习惯法,⑧判例法。6、劳动合同解除,失业人员怎样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答: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完全是当事人与企业之间的行为, 应根据《劳动法》 的有关规定办理。《劳动法》 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的工资补偿金, 最多不超过 12 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 假如是劳动者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则用人单位不应给予经济补偿。7、被判有期徒刑的人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为什么答: 不能。 因为《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第五项规定“被判刑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