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洞封堵样板工艺要求第一章关注重点1 主要问题1.1预留洞基层处理;1.2模板支设稳定性;1.3模板的构造应尽可能简单,装拆是否方便;1.4接缝是否严密、平整,有没有漏浆的可能;1.5预留洞封堵材料使用是否符合要求:1.6预留洞封堵工艺;1.7成品保护。2 业主的主要关注点2.1封堵前前:基层是否凿毛,。2.2施工中:一次封堵后的闭水试验。2.3浇筑完成后:细部打磨处理。3 质量重点3.1基层凿毛,做成喇叭 II 形状3.2浇筑前应浇水湿润:3.3模板间接缝应保证不漏浆:3.4二次浇注前做闭水试验:3.5拆模后的打磨处理。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2.1 放线洞、泵管洞封堵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一植筋 f 支模一洞 II 边处理〜混凝土封堵一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f 板底打磨2、基层处理:放线洞、泵管洞封堵按一层一次清理,并将洞 II 部位松散混凝土凿除,用水清洗干净。3、洞 II 边做成喇叭 II 状:在预留洞及管道安装洞门四周剔凿成上人下小的喇叭 II 型(如图),用水清洗干净,并保持二次浇筑部位湿润。预留洞 II 示意图:H 为顶板厚度,图中标明了凿除成上人下小的坡 II 型的部分。3、植筋:洞口四周用"6@80 植筋。4、支模:支模时用钢管加顶撑,将模板顶牢固,严禁采用铅丝吊模,防止漏水。底模与楼板缝隙应严密(见5、洞 II 边处理:在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素水泥浆将洞 II 周边涂抹均匀,其配合比与碗内的砂浆成分相同。6、混凝土封堵:洞 II 边处理完毕后,浇筑比楼板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时按楼层由下往上浇筑。为防止渗漏发生,采用分层堵洞法,这种方法彻底解决了因堵洞不密实而产生的渗漏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刷完一道水泥浆后,先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高度为洞高的 1/2,用手工插捣密实。第二天进行面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压实抹平。分层浇筑有效地避免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通缝,并能使其每层收缩缝相互错开,起到层层设防的作用。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派专人及时跟进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碗养护方式采用薄膜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准。8、模板拆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75%方可拆除底模。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模板拆除后应随即进行修整及清理,整平后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以便周转使用。9、板底打磨:模板拆除后应检查板底的密实度、平整度,将超过原板底部分的碗通过剔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