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_第1页
1/6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_第2页
2/6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_第3页
3/6
1新在哪里|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Ref:NancyCarney.Neurosurgery.2016Sep20.[Epubaheadofprint]】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代表大会(CNS)刚于《Neurosurgery》在线发布了新版重型颅脑损伤(TBI)诊疗指南(第 4 版),这是时隔 9年后最新的 TBI 诊疗指南。更新的治疗指南去骨瓣减压(DC)推荐级别 IIA对弥散性重型 TBI 患者(无实性占位),及 1 小时内颅内压(ICP)升高超过 20mmHg 持续 15 分钟、且对一线治疗无效患者,不推荐使用双额 DC 改善预后(该预后系六个月后由格拉斯哥扩展评分(G0S-E)评估)。但是,该术式已证实可降低 ICP 并缩短 ICU 住院天数。为降低重型 TBI 患者死亡率、改进神经功能预后,较之小额颞顶减压,推荐使用大额颞顶减压(不小于 12X15cm 或直径 15cm)。与第三版指南差别:DC 为本指南新增内容,之前 DC 被归入手术指南。预防性低温治疗推荐级别 IIB 为改善弥散性 TBI 患者预后,在早期(小时内)及短期(伤后 48 小时),不推荐使用预防性低温治疗。与第三版指南差别:第三版指南通过 meta 分析阐述了低温治疗与常温治疗的疗效差别。本次研究因纳入高级别研究(2 级及以上),而不再使用 meta 分析。高渗疗法剂量为 kg 体重的甘露醇能有效控制升高的 ICP。应避免动脉压过低(收缩压 V90mmHg)。对于有小脑幕切迹疝症状或非颅外原因所致的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ICP 监测前需限制甘露醇使用。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目前广泛肯定高渗治疗在处理严重 TBI 患者中的作用,但缺乏相关高级别研究证据。制定第三版指南推荐方案相关文献并不符合本次指南文献纳入标准。脑脊液引流证据级别 III 较之间断引流,零点水平在中脑平面的连续脑室外引流可更为有效地降低 ICP。可考虑在伤后 12 小时内,对初始 GCS 评分小于 6 分患者行脑脊液脑室引流,以降低 ICP。与之前版本指南差别:该观点为第四版指南新增内容,脑脊液引流可能可以有效降低 ICP。通气治疗推荐级别 IIB21不推荐延长使用预防性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 W25mmHg)。推荐过度通气作为临时措施用以降低颅内高压。伤后 24 小时内,当脑血供显著减少时,应避免过度通气。过度通气时,推荐测量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脑组织氧分压以监测供氧。与之前版本指南的差别:名称由过度通气更改为通气治疗。6 麻醉、镇痛和镇―推荐级别 MB为预防颅内高压进展,不推荐使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