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我读后感 第 1 篇:祖父和我《祖父和我》教案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 2、结合自己的童年,反复朗读文章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谈个人体会。 [辅助资料]: 一、对女作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介绍,提供给学生相关网址 http:///01-author/x/05-xiao_h/xiao_hong.htm 二、 1、[作家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 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 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 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 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 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 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 年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1942 年 1 月 22 日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萧红,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中国才女作家萧红,她红颜薄命,被死神紧追不舍,年仅三十一岁便离开了苦难的人世。她的一生如同白雪一样美丽纯洁,在寒风中零落成了泥土。 [作品介绍]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 年写于香港,1941 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讨论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