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素养教育心得体会 篇 1 今日在校学习的小学生,二十一世纪将逐步进入社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德与知识才能的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成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进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向综型,制造型进展。这就向我们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必须实施素养教育。要求学校和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进行素养教育,即要变“应试教育”为“素养教育”。然而在素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少的学校和老师把素养教育只停留在“大家谈”上,只为在期末考取得高分数而教学。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进展,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枯燥乏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与小学素养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怎样才能真正实施素养教育,我对小学数学素养教育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学素养教育的认识 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养教育的三要:一要面对全体学生;二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三要让学生主动进展,素养教育要求数学教学比过去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视思想的渗透,更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育,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比《九年义务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进展思维能力,培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方面进展的教育方针,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由此,我们看出:打好数学基础,进展智力、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老师备课、上课、测试、教研等都围绕这四个要求进行,这样才能实施素养教育,数学素养教育才会有成效。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实施数学素养教育的指南针 “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不少的老师只重视数学的教学,凡是考试需要的就仔细地学习,且不惜加班加码;不需要考的内容就不学习;老师在课堂忙于讲课,学生课后忙于作业,师生把精力花在无限制的重复性的练习和复习上,为的就是为期考争个高分,争个好名次。这样的教育方法,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制造性,无视学生个性特长和个别差异,学生只被当作被动接受数学概念、规律等结论的容器。这样的状况,师生的心理压力很大,身心都十分的疲乏。以上的状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