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产业调研报告 聚焦特色 做大芦笋产业 2024 年以来,我市芦笋产业有了较快的进展。为摸清全市芦笋产业进展现状,把设施芦笋做成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市种植业局周密制定专项调研方案,组织部分工作人员,参观学习了江西省万载县有机芦笋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参加了张家界芦笋大健康亚洲论坛,并多次深化宣州、旌德等区县的芦笋生产基地,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询问和专家群众座谈等调研形式获得基础资料后,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芦笋产业的进展历程和现实优势 (一)芦笋产业的进展历史和现状 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进,芦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民的餐桌上,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我市芦笋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4 前、2024 年-2024年、2024 年-今。2024 年之前,我市只有少量零星露地种植,但是由于规模小,产品总量不足以调运,本地市场无消费习惯等原因,没有形成特色。2024 年-2024 年,部分从事蔬菜销售的经纪人返乡创业,我市芦笋出现规模化种植基地,总体规模在 600 亩左右。2024 年-今,由于芦笋种植效益较高,依托聚鑫芦笋合作社等规模化基地带动,全市 7 个县市区均有规模化芦笋基地,全市规模达到3500 亩左右,其中以宣州区、旌德县最多,分别为 2200 亩,旌德县600 亩。 (二)芦笋产业的进展潜力和优势 1.种植简单,农民易接受。芦笋生长耐旱耐涝,耐肥耐贫瘠,生长适应性极强。农民只需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手种植,生产技术风险相对较小。经过田间调查统计,我市大棚绿芦笋种植 3 年后就可以达到 1500 千克/亩,优质笋率达到 80%以上。加之芦笋生长周期长达 10—15 年,一次栽植可连续采收 8—12 年,是难得的高效农业种植品种。 2.市场需求旺盛,产业效益可观。据国际芦笋协会统计,目前国际市场芦笋需求量超 50 万吨,并以每年 5—10%速度递增,价格持续稳中有升,速冻绿芦笋均价突破 2.5 万元/吨;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对芦笋的营养保健价值更加认可,国内市场特别是沪苏浙市场消费需求大幅上升,零售均价不低于 15 元/千克,收购均价常年稳定 10 元/千克,剔除成本后笋农亩均纯收入也能达到 8000—12000 元。 3.依托企业带动,在沪苏浙市场销售网络成熟。我市的聚信生态农业进展有限公司、宣城市四季康蔬菜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早年在上海、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