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评价考核暂行办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和《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暂行办法》的精神,为更好地引导和促进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加快进展,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进展水平,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依据评价与导向、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和共性与个性四个相结合的原则,特制定本评价考核办法。一、考核范围经认定的市服务业集聚区,包括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文化休闲旅游区和大型专业市场七大类。二、评价考核(一)指标体系设置评价考核实行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其中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和文化休闲旅游区六大类服务业集聚区共性指标包括内部建设、集聚规模、集聚效应三大类 12 项,个性指标分别为 3 项。大型专业市场设置内部建设、市场规模、市场信誉、进展潜力等四大类 15 项指标。1、共性指标(12 项)(1)内部建设——规划编制:集聚区产业进展和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实施情况;——管理机构设置:集聚区管理机构设立、人员配置及运作情况;——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区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情况;——信息资料报送:按时报送集聚区季度进展、在建项目等材料。(2)集聚规模——营业收入:集聚区年度营业收入及增速;——税收收入:集聚区年度上缴税收总额及增速;——投入资金:集聚区年度投资额及增速;——入驻企业:集聚区年末入驻企业数及增速;——吸纳就业:集聚区年末就业人数及增速。(3)集聚效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面积营业收入;——单位面积投资:单位面积投资额;——营业收入占比: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园区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2、个性指标(各 3 项)(1)现代物流园——专业化程度:集聚区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数;——物流功能及一体化服务:信息交易、集中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金融服务和停车场等功能的完备程度;——信息化建设:集聚区门户网站日平均访问量,区内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数。(2)科技创业园——专利获得率:新增专利授权数;——研发能力:区内科技研发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率:形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占比。(3)软件园——产业层次:获得 CMMI 认证企业比重;——自主知识产权:集聚区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软件出口:集聚区企业软件出口总额。(4)创意产业园——创意资源:创意设计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