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失效原因最好的、最重要的标志从目测检查开始,一旦原因决断,有效解决办法通常也就清楚了。必须注意 :若征兆或迹象在拆卸时丢掉,就无法追回的。为了避免关键信息的丢失的危险性,应注意下列失效模式:(1)外部征兆;(2)拆卸前检查结果;(3)拆卸后检查结果;( 4)各密封元件的目测检查结果。故障分析主要是通过诊断(经验的和检测的)确定故障的部位,再经过调整或修换进行排除。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排除故障的基础。诊断是维修人员将通过现场观察、询问、检查及必要测试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和判断,对设备的故障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的过程,也是透过故障的现象去探索故障的本质,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再回到维修实践中去的反复认识的过程。一般故障诊断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1)资料收集 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这个调查过程就是通过对现场状况的询问、观察、检查及必要的测试,即收集现场资料(情况)的过程(包括对历史的维修记录及设备档案资料的了解和研究),还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有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细致地进行现场观察、询问及各项检测工作,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性。(2)综合分析 要完全反映故障的原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就必须将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主要问题加以综合、分析和推论,排除那些数据不足的表面现象,抓住一个或两个最符合实质的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同时也要注意那些看来与现时故障无密切关系的潜伏故障)。(3)初步诊断 从全面研究所得的资料出发,抓住各种故障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得出故障原因的分析结论,就是故障的初步诊断。初步诊断要列举已确定的故障部位和进行故障机理分析,包括对故障零件的材料、故障系统的诊断。排除故障时,如同时发生多种故障,则应分清主次,顺序排列。对设备精度、性能或安全影响最大的故障是主要故障,列在最前;在故障机理上与主要故障有密切关系的其它故障,称为并发故障,列于主要故障之后,视生产形势随机排除;与主要故障无关而同时存在的其它故障,称为伴发故障,排列在最后,视生产情况随机排除或列入计划排除。(4)在维修实践中验证诊断对故障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建立初步诊断之后,欲肯定其是否正确,须在维修实践中和其他有关检查中验证,最后确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