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西安杨森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充满了人情气息。每当逢年过节,总裁即使在外出差、休假,也不会忘记寄贺卡,捎给公司员工的关爱的感情载体。在员工过生日的时候,总会得到公司领导的问候。员工生病休息,部门负责人甚至总裁都会亲自前去看望或写信慰问员工结婚或生小孩,公司有些活动,还邀请员工家属参加,一起分享大家庭的欢乐。西安杨森的内部刊物,名字就叫《我们的家》,以此作为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互相关怀的桥梁。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员工福利思想相当浓厚。针对这一状况,公司一方面教育员工要摈弃福利思想,另一方面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尽可能的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公司的中外方高级领导之间几年的磨合,终于形成共识。职工个人待业、就业、退休保险、人身保险由公司承担,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员工的医疗费用可以全部报销。在住房上,他们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并结合中国房改政策,员工每月按工资支出 25%,公司相应支出 35%,建立职工购房基金。这样,在西安杨森工作 4 到 6 年基本上就可以购买房子了。问:试用西方近现代管理思想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西安杨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法的认识。答:西安杨森充满人性化的环境,充分展现了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人的因素。(1)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把人看成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因素,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和动机的作用。管理者必须重视人际关系的调整,通过交往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达成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需要层次理论、成就理论、双因素理论都认为,人有社交需要和亲和需要,希望从同事获得关怀,保持友谊。杨森总裁充分运用了人际关系理论,采纳“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方法,通过寄贺卡,祝福员工生日,看望、慰问生病员工,邀请员工家属参加聚会,这种对员工的充分尊重和人文关怀,有利于满足人的社交欲、归属感等社会心理需要,激励和诱导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制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2)群体行为学派认为,信息沟通是管理关系的基础之一。管理层了解情况、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改善关系等,都离不开信息沟通。社会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正式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沟通;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管理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