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_第1页
1/4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_第2页
2/4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_第3页
3/4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复来作文网 刘维波:理想犹在,生死何忧?——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 1935 年 6 月 18 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福建长汀监狱的窗台上,随着晨曦一起飘进屋子中的,却不是印象中初夏的暖风,而是冰冷的枪决通知。时年三十六岁的瞿秋白眼神中寻不到一丝的恐惧,只是迎着阳光微微一笑。也许在他早年间决定投身革命的那一刻,就早已准备好了这一天的到来。瞿秋白,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就在这微微晨光之中,走完了自己短暂却有意义非凡的一生。 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是这部影片的主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既是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年代,又是一个被自由恋爱思想所萦绕的时代,而瞿秋白和杨之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相识了。一边是志在革命的有为青年老师,另一边是不满中国现状的进步女青年,难免擦生出爱情的火花,一丝情愫也就在他们之间生根发芽,弥漫开来。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确实极具温柔,但是在政局动荡的大环境之下,却也只得负了一段佳话,因为他们都知道,选择了一条道路,就选择了一种人生,而他们选择的这种人生,必定艰难,却也无悔。 在瞿秋白身上,我感受到了革命与理想。革命与理想,也是这部影片最为深层的韵味。整部影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你身上有烟味,这是革命的味道”一话。诚然,在那个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在那个反动政府压迫如此强烈的年代,在那个众人不理解的年代,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一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烟,也就被给予了独特的时代韵味。若不是现实的困苦,没有人会选择抽烟以自乐,那时候的革命者们更是如此,一根根抽净了碾碎了的烟蒂,深藏着革命者们对于中国前途命运的探究,深藏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思考。面对现实中的碰壁,无数革命者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融汇进了着小小的一根烟中,瞿秋白也亦是如此。在 1927 年武汉事变时,面对着混乱的时局,瞿秋白有着理想,却也无奈,只得将自己的无声的语言写进烟中,在烟圈中,思索着未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瞿秋白的理想和信念,决定他不会放弃。在经过数日的思索后,他又再次全身心投身于革命事业,这让我看到一位合格的革命者的信念与决心。 瞿秋白身上的另一个标签,虽是柔弱的文人书生,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参加革命的热情。在瞿秋白的狱中绝笔《多于的话》中隐晦地承认自己是一个文人书生,是一个十足的文人,或许不太适合干革命,旁人也总觉瞿秋白说话轻声细语,柔和之至,但是看似柔弱的文人书生,选择了或许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观电影《秋之白华》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