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视剧《觉醒年代》心得体会---从《觉醒年代》看“觉醒” 近日,一部讲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该剧通过真实的历史还原、深厚的文化传承,刻画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有人称颂演员的演技在线,也有人看到了青春和热血,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部值得追看的好剧,展现的是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 在故事主线上,全剧以 1915 年《青年杂志》问世到 1921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贯穿整个剧集主线,全方位展示了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历史人物的描写,生动还原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要找个人的出路,先找民族的出路”。剧中陈独秀居所门前是一条土路,每当雨雪天后泥泞难行,镜头中多次出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人在泥泞道路中行走的场景,这也是寻找信仰之路经历艰难跋涉的最直观体现。在百年前的觉醒年代里,无数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中寻找救国之道,是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向法国学、美国学,还是刚成立的苏维埃学?每个人都在思考。在经过长期的思想争鸣和实践探究后,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既是科学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定。“以青春之我,制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觉醒年代》以生动的、立体的“建党史”“觉醒史”,感召观众回溯传统,收获了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从党史教育看《觉醒年代》。当前,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回望百年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翻天覆地”推动富国大业; 将在本世纪中叶“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究中收获成功。就像一位史学家所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究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亮特征; 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