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 郭峰 时间:2024-11-22 10:28: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作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开展制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低龄化 多样化 智能化 教育感化 法制教育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低龄、团伙、暴力、智能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讨论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刻不容缓。因此,讨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致力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我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谈及青少年犯罪成因,我们需要从其特点作为切入口,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分析,进而理清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否那么我们的讨论只是停留在了“坐井观天〞的模式。当前青少年犯罪案件呈现出的特点:〔一〕、犯罪年龄低龄化。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年龄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 18-25 周岁,逐步向 14-16 周岁年龄段开展。①一些青少年刚满 14 周岁就犯罪入狱,甚至有的实施犯罪行为时尚未年满 14 周岁。笔者在工作中曾于 1998 年参加办理一起青少年犯罪案件,该案 5 名犯罪嫌疑人中年龄最大的 17 岁,年龄最小的也仅有13 岁。〔二〕、犯罪主体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校学生和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增多犯罪率上升。我们常常可以从各种媒体得悉一些在校生杀人、强奸、贩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案件。例如:2024 年发生在云南大学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和 2024 年1 月发生在江苏省海安县的大学生王彬持枪抢劫杀人案等等。〔三〕犯罪类型多样化。一是侵财类罪虽仍占大多数,但是以暴力相威胁手段,实施侵财的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二是杀人、成心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