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书心得-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

读书心得-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_第1页
1/3
读书心得-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_第2页
2/3
读书心得-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_第3页
3/3
读书心得 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 近日,趁春光灿烂,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 所谓大学,古代主要有两种含义:博学;与"小学"相对的"大家"。古代人到十五岁左右方可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是主要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一篇文章,又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从宋、元以后,《大学》又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这样大概推测,巜大学》是古代人到十五岁左右方入大学要"修学"的著作。 巜大学》宗旨在于彰显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革新、除恶扬善,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地。 现化教育要记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巜大学》又列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巜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的必须逻辑顺序: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讨论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其中的逻辑也在告诉人:巜大学》教育强调的是修己。它是治人的前提。这之后,人才可谈平天下的问题。所以教育对于人真正"唤醒"是很重要的,己真正修养好了,人心正了、健康了、智慧了,治人、平天下就是自然的事了。 巜大学》还告诫世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些话提倡世人: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假如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代教育应重视"个人品行修养",要与知识的传授相和谐。"个人品行修养"是关乎人"灵魂健康的事"。人"灵魂健康的事"又是证明人肉体是真正人的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书心得-重读《大学》-又见古人"大学"的生机勃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