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洲曲心得体会 5 篇 读西洲曲心得体会 1 昨天被晓壮安利了《西洲曲》,打开链接之前就决心先看看晓壮的同窗高人是如何评论的,再去细致研读诗文本体。必需感叹,这篇议论真的是恢宏呀。开篇便是引经据典,将后代诗人渴望美人一见的切切之心引论一番,至此忽然好奇心被疯狂撩起,怎就是一位绝世的美女,引文人墨客如此的竞折腰?于是,断然的反回来开始抄诗。呵呵我读诗必需用抄的,手不动心难到。呵呵呵。 知道我的感受吗?这绝对是一个女孩子呀,刚刚开始羞怯怀春,还没有遇到那个真的情郎,她终日沉醉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时不时随口吟唱,那诗中所现的所有的景色感情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除了那个虚幻的情郎。男孩子们对这种感情很是陌生和不理解,不过几乎每一个女孩子都有这样的一段所谓的少女时间。庄子在《齐物论》中开篇就议论了人籁地籁以及天籁的区别,这篇诗文就是对庄子的这一论点的最好的诠释。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天籁之声,不知其从何而起,无法寻觅其来源出处,人们只能等待她的出现。而后人,无论如何都只能达到引她飘过而荡起的微风吹出的地籁的程度啦。呵呵呵。其实更本不用那么多的语言去颂扬她,那样的话会吓坏她,呵呵呵只要一句“此真乃天籁”之声足矣。呵呵呵。 读西洲曲心得体会 2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她摘下莲子放在衣袖里,那莲心都已红透,少女采莲却仍无法派遣掉心中的相思之苦,思念心上人他却迟迟不来,她抬头看那天上的鸿雁,西洲的天空上飞满了带着各种寄予的鸿雁,是否也有属于她的那一份呢?她走上了高高的楼台想要看看能否看到她的郎君,可那楼台再高也望不到,她心里悲伤却仍存着希望,整日都倚在栏杆上。在这一节里将女子的相思之情用更加深刻的笔触写了下来,“鸿雁”向来是人们寄予思念的象征,女子抬头望鸿雁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寄去了信件以表相思,另一方面她可能是在等待她的心上人会不会寄锦书来。可是没有,于是她就想着从高处是不是能看见呢,青楼虽高却还是望不见,望不见却不甘心,心里仍存着希望,于是便在高楼上停留。在我看来在这里女子的相思之情已达最盛,思郎不至,锦书不寄,心里的思念完全得不到排遣,所有能做的全部做了。采莲转移不了思绪,登楼更添悲思愁,依旧收不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