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TJI/YJY悬架运动校核2005-XX-XX 发布2005-XX-XX 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TJI/YJY前言TJI/YJY3.悬架系统零部件运动校核内容及要求3.1 前悬架运动校核3.1.1 前悬架的上跳极限为前限位块压缩 1/2〜2/3 时的状态为准,轿车、小型客车推荐取 1/2,SUV 推荐取 2/33.1.2 前悬架的下跳极限为前减振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0〜1mm 位置时的状态,其中所加的 0〜1mm 为减振器活塞杆固定橡胶块在非悬挂质量作用下向下的变形量。3.1.3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及转向状态检查减振器、弹簧和弹簧座与车身轮包、纵梁、制动油管等的间隙,间隙值不小于 12mm,推荐以 15〜20mm以上为宜。3.1.4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摆臂与副车架的运动间隙,摆臂与副车架不允许有干涉现象。3.1.5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摆臂球头销的摆动范围,球头销与球头座碗不允许有干涉现象。3.1.6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稳定杆的运动范围和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稳定杆与副车架间隙不小于 6mm;稳定杆与转向拉杆间隙不小于 8mm;稳定杆与前围板间隙不小于 20mm;稳定杆与纵梁间隙不小于10mm。3.1.7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及转向状态下检查稳定杆连杆运动范围及连杆球头销的摆角:稳定杆连杆不得与周边零件干涉,球头销的摆角在球碗的允许范围内。3.1.8 在前悬架的跳动范围内及转向状态下检查稳定杆与连杆是否存在失稳现象:稳定杆不允许出现翻转现象。3.2 后悬架运动校核321 后悬架的上跳极限为后限位块压缩 1/2〜2/3 时的状态为准,轿车、小型客车推荐取 1/2,SUV 推荐取 2/33.2.2 后悬架的下跳极限为后减振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0〜2mm 位置时的状态,其中所加的 0〜2mm 为减振器活塞杆固定橡胶块在非悬挂质量作用下向下的变形量。3.2.3 在后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减振器、弹簧和弹簧座与车身轮包、纵梁、制动油管等的间隙,间隙值不小于 12mm,推荐以 15〜20mm 以上为宜。3.2.4 在后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稳定杆的运动范围和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稳定杆与副车架间隙不小于 6mm.3.2.5 在后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稳定杆连杆运动范围及连杆球头销的摆角:稳定杆连杆不得与周边零件干涉,球头销的摆角在球碗的允许范围内。3.1.8 在后悬架的跳动范围内检查稳定杆与连杆是否存在失稳现象:稳定杆不允许出现翻转现象。附件 1悬架运动校核报告模板密级:□□□□□□□□□□a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a年月日一、概述 8二、悬架运动件运动校核 8三、结论 8参考文献 8DDDDDDDDDDDDDDDDD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