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设计方案一.基本概况游泳池是人们经常使用和放松娱乐的场所。按照其使用用途可分为比赛游泳池、训练游泳池、跳水游泳池和儿童游泳池等。游泳池的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且需包含完善的循环水净化处理流程,达到我国水质卫生标准。游泳池的长、宽和平均水深设定为 a、b 和 c(单位为 m),所以游泳池及池水的基本参数如下:名称池水面积(m2)池水容积(m3)冲水量(m3/h)补水量(m3/h)泄水量(m3/h)循环水量(m3/h)循环周期(h)游泳池ababcabc/48abc/240abc/50.23*abc6注:冲水量在 48 小时内充满水池计算。泄水量以在 5 个小时排空水池计算。补水量以在 24 小时内按总水量的 10%补充计算。计算循环水量时应将管道、设备和均衡水池参与的存水,按水池容积的 5%考虑在内。二.设计依据1. 《建筑给排水手册》2.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89)3.《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4.《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5.《游泳池施工技术规范》根据以上规范,游泳池池水水质要求如下:序号项目标准1水温(22-26)°C2PH 值6.5-8.53浑浊度W5(NTU)4尿素W3.5mg/L5游离性余氯W(0.3-0.5)mg/L6细菌总数W1000 个/mL7大肠菌数W18 个/L三.循环水净化处理流程本方案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水拟定工艺为典型的游泳池循环水处理工艺,其目的主要是去除水中悬浮杂质,消毒灭菌,满足卫生要求。正常循环时,游泳池水通过回水管流入均衡水池,在均衡水池后循环泵吸水管上加入絮凝剂,以便通过水泵时能充分与水混合;池水经过毛发过滤器截留较大颗粒固体杂质、毛发、纤维等,以保护水泵和砂缸过滤层不被破坏;出水经循环水泵进入高速过滤砂缸进行微絮凝过滤;然后经过臭氧消毒,换热器换热,使水温达到相应要求。此时加入消毒剂,以杀灭水中细菌,保持一定的余氯量,再经过 PH 检测调整后循环至游泳池。游泳池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循池水循环方式可采用逆流式循环方式、顺流式循环方式或者混流式循环方式。由于逆流式初投资较小,且系统运行维护较简单,此次休闲泳池池水选用逆流式循环方式,即循环水由池底给水口进水,通过池壁或者池边溢流回水槽回水进行循环。沙缸过滤原理砂缸里一般放置一定规模的石英砂,正常过滤时,水是从砂的上层进入,通过中间“八爪鱼”回流回水口进入泳池,当水从上流经滤层时,水中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质进入上层滤料形成的微小空眼受到吸附和机械阻留作用被滤料的表面层所截留,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叠和架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