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第三小学2024-2024 第二学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窦华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在培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一些做法。一、训练法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一)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做课前准备,每节课前,我要求文娱委员带着念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上课仔细听,发言在举手,声音要响亮。”(二)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1.写正确;2。写工整;3。正确率高;4.按时完成。用这四条要求常常指导孩子的作业,在全班展览,鼓舞本人,促进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制订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如何说话。我班的地面是地板砖,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班内的死角、扫地……老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三)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说一样。因此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学习用具等情况每日与家长联系,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假如学生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