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说课稿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题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和纽带。本节课主要介绍 CO 的性质和用途.为第八单元中金属的冶炼做准备.课程中通过实验推导出 CO 的性质以及 CO 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 CO 的化学性质。3、运用性质,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2、通过对比,进一步培育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 CO 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2、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3、 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第二部分 教学策略 (一)学生情况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也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学习物质的一般过程.主要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属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二课时,学生已对二氧化碳性质有所掌握。所以,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氢气的还原性对比学习一氧化碳.(二)教学方法1、对比教学法2、实验演示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第三部分 设计思路新课程提倡以“主动参加,乐于探究,沟通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无论在课的设计上 ,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老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在学生仅仅认识 CO 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 CO 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 CO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复习 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运用“碳元素有+2 和+4 价,所以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并且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今日开始学习有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