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循环中的内部控制(一)主讲:陈美玲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基础概念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二)内部控制的要素(三)如何设计及完善内控体系(一)内部控制的含义百度百科定义: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实行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进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COSO 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级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使用的法律法规".COSO 委员会的上述定义对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提供了一些深化的见解,并特别指出:1.内部控制是一个实现目标的程序及方法,而其本身并非目标;2.内部控制只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3.内部控制要有企业中各级人员实施与配合。我国现有的制度法律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基本法律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三类类别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律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符合以下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供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进展战略.《应用指引》针对组织结构、进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讨论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共 18 项企业主要业务的内部领域或内部手段,提出了建议性的应用指引,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