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对产出动态效应的计量分析作者:李晓芳讨论领域:宏观经济理论与计量地址:吉林大学联系方式:吉林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讨论所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刻画产出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各种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冲击响应.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估量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施加识别条件对税收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对税收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讨论表明,各种税收对产出的冲击作用不同:(1)个人所得税对队通过降低私人消费,并对劳动供给无影响从而对产出具有负向冲击,同时说明李嘉图等价原理在我国不成立;(2)企业所得税通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得总投资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3)间接税对产出的冲击都比较小,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私人消费具有较小的负向冲击,因而对产出具有很小的负向冲击.而营业税则通过对促进私人消费的增加,从而对产出具有较小的正向冲击。关键字 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在以前的文献中,大都应用总量税收来说明税收具有负的乘数作用.然而根据经济理论,各个税种对经济的进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Atkinson and Stiglitz,1980)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跨期模型,发现所得税和消费税对居民户的储蓄决策具有不用的作用。实证分析也证明了不同税种对经济的不同作用,比如,耐尔、布利尼和格默尔(Kneller,Bleaney and Gemmell,1999)讨论了22个OECD国家的截面数据,得出结论认为,直接税抑制经济增长,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则没有这个作用,生产性的政府支出(比如基建支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非生产性的税收则不然。本文着重讨论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本文运用SVAR方法讨论产出对不同税种的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表明不同的税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一、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间接税在经济进展中作用的理论分析1、 个人所得税的理论分析根据传统的 IS—LM 模型,AD—AS 模型,所得税率的提高将同时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从总需求角度考虑,所得税收入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税收收入增加(即税率提高)降低消费,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而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只不过是推迟的税负[1],理性的人具有进展的眼光,他们知道今日减税只是把今日的税收延期到了将来.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