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乡村孩子的明天-——-—乡村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一部分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另外中学生处于身心进展的特别阶段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使农村中学的德育捉襟见肘,难以适应当前教育的进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探究卓有成效的农村德育教育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仅就二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我对德育工作的看法:一、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校德育层面 1、重智轻德,管理缺位。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农村,德育工作成了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口号中. 2、师资不足,方法陈旧。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整体师资力量所限,农村中学老师受制于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往往认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该是校长的事情,是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情,缺乏“全员”德育的意识。 3、“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对于德育工作的影响的主要表现为:第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农村留守儿童从数量上有逐年增加之势;第二,疏于关爱与引导,面对着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生活,很多初中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并呈现出了多样化、团伙化的新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瓶颈问题.4、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经济高速进展的今日,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变化,农村家庭中离婚率近年来明显升高。这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疏于管理,家庭教育缺失,心灵扭曲,出现问题学生的比例日益增大.5。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教育没有正确的方法,同时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部分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二)从德育环境方面:尚未形成“大德育”体系 从德育工作的现实环境看,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深刻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域道德缺失、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丑恶现象也伴随着网络、电视、书刊等多种信息渠道,给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策略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