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第一节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条件来选定国内:赋存地平面以上的脉状矿床或矿床上部多采纳平硐 赋存地平面以下的脉状矿床多采纳竖井、斜井对竖井、斜井:建国初期,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低多采纳斜井开拓,随着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多改用竖井。因为竖井提升能力大、安全性好。后来钢丝绳胶带输送机运输用斜井运输矿石,可把矿石直接运往选厂,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所以竖井开拓又有了很多优点,有了一定的进展前途.斜坡道开拓:国内外,把斜坡道作为主要的开拓巷道的为数甚少,多做辅助开拓巷道。总之,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确保安全生产,制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的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充填等矿山服务系统(2) 技术可靠: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以保证矿山企业的均衡生产并顾及到矿山进展远景(3) 基建工程少,投资省,经济效益好(4) 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5) 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第二节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应考虑的因素当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它的具体位置。主要开拓巷道是矿井生产的咽喉,是联系井下与地面运输的枢纽,是通风、排水、压气及其动力设施由地面导入地下的通路,井口附近也是其他各种生产和辅助设施的布置场地,因此,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是否合适对矿山有着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基建工程量和施工条件,从而影响基建投资和基建时间,因此,正确地解决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问题是矿山设计中一个关键问题。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是:基建与生产费用应最小,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掘进条件良好等.在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4)矿石的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应避开开凿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的位置一般打工程钻孔。查明地质情况。平硐位置要做剖面图(5)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如选厂和冶炼厂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路线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坡滚石,山崩,雪崩的危害,这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7)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 3 米以上,一面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根据运输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