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中医医院外科乳痈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成脓期)。乳痈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痈(TCD:BWR020),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ICD10:N61 01),临床分期为成脓期。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 B 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的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乳痈协作组制定方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发布).1、病史:产妇哺乳期,乳房脓肿形成,壮热。2、主要症状: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乳汁排出不畅,恶寒发热,周身不适。3、主要体征:体温升高,患侧乳房肿块变软,有应指感,皮肤焮红灼热,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痛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4、辅助检查: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C 反应蛋白升高;B 超检查有液平段。(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乳痈协作组制定方案)1、中药内服(±外敷):明确乳痈患者.2、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 B 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明确乳痈患者,中医辨脓法明确脓肿形成,B 超检查有液平段.3、鼓舞患者继续哺乳。4、使用抗生素。(四)标准住院日≤1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痈疾病编码(TCD:BWR020, 急性乳腺炎 ICD10:N61 01);2、临床分期为成脓期,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首次排脓前,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 反应蛋白;2、双侧乳腺 B 超;3、双侧乳汁培育+药敏。(七)首次排脓日为入院第 1 天。1、局部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 B 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3、辅助检查:脓培育+药敏。(八)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2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 0.5 小时;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举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 2—3 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举头孢呋辛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