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人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状况的计量指标,从计量数值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均产出,即组织的营业总收入与总人数之比。广义的人效有代表性定义,是中国人效提升讨论中心提出的“人效是管理人的有效能力,人效能力是能够被发挥出来的价值”,由经济性、管理性及人效心理性三大维度构成管理人效的指标体系。企业处于不同的进展阶段,对人效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我的新浪微博是@1001 个管理故事,假如觉得本文过长,可以到微博浏览更多精辟信息。 在中国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正在从过去的人力成本竞争转变到人效的竞争。一边是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人力成本急剧增加;一边却是招工难,招人才难。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唯有关注人效,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实现劳资双赢,才能够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效是制造业的“黑匣子”。一直以来制造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都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忽略了人效的提升,中国制造业低效的秘密便埋伏于此.虽然早有专家指出,“世界工厂”的弊病就在于低效率,但对于一直隐藏在技术、创新、成本等等诸多问题之后的人效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今日,它已赫然凸显并成为了阻碍中国经济进展的一块绊脚石。新浪微博@1001 个管理故事 如何提升制造业的人效呢?看看下面这个案例,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A 公司是一家陶瓷生产企业,拥有三大生产基地,产品有仿古砖、瓷釉砖、内墙砖、抛晶砖和配件配饰 5 大系列,出品含规格在内的上千款产品.成立八年来销售增长十几倍,制造了陶业销售增长奇迹。在公司成长的这十年时间里,中国陶瓷行业的进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十年前,大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只要是企业,只要有产品,只要价格低,就能把产品卖出去,整个行业都活的有滋有味。但由于社会、行业、市场的变化,如来自老百姓对环境改善的诉求,各级政府对各行业环境整治的力度,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等因素,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陶瓷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大小几十个品牌林立,各种陶瓷细分领域充分拓展,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这股趋势的影响下,A 公司忽然发现销售收入增速从以往的年均 30%降到了 10%,产品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再也无法依靠以往的扩大产能和加大营销有效增加营收。公司高层一筹莫展,安排人力资源部在每月初的经营分析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