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_第1页
1/6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_第2页
2/6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_第3页
3/6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公司治理、企业风险控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中国的监管机关逐渐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和披露的要求亦日趋严格。监管的加强,短期内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长期看也为企业的管理升级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国内的出口型制造企业,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震荡,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国际环境下,面临着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各类贸易壁垒1.这些企业如能在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抓住与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应对有关的关键点,则将有助于其提升应对复杂贸易形势的能力和竞争力。为此,我们将在下文中系统梳理中外内部控制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沿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造型出口企业在内控体系设置和执行中应注意的关键点.一、我国内部控制监管法律体系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管方面,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均发布有相关规定。其中规定最为具体的是2024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以下简称“基本法律规范”)。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开始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开始施行.2024年8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在充分考虑上市公司治理基础、市值规模、业务成熟度、盈利能力等方面差异的情况下,决定在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推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法律规范体系,发布《关于2024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法律规范体系的通知》。《基本法律规范》和《配套指引》为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问题提供了全面、详实、操作性强的方法与措施。针对对象也不再仅限于央企或上市公司2,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基本法律规范》为基础,以《配套指引》为补充的,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并且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基本法律规范》明确根据COSO3内部控制理论模型的五个内部控制要素划分,强调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进行。考虑到美国、日本、香港等上市地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或审计管理的要求,以及国内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多数是基于COSO模型衍生而制定的。我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贸易壁垒角度谈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