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内部共享性看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摘 要:高校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群体所共享,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文化在师生群体内的传承与推广作用显著,有育人与教化、支撑与保证、示范和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除了通过课堂教育这种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外,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文化互动和高校之间的文化沟通与合作,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总体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从认知、凝聚、保障等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作用,丰富学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政治、道德、文化、创新和身心健康等基本素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优良教风、学风和人文环境,提供优化的环境保障,凝聚教职工、学生的群体力量,凝聚各方优秀文化,发挥法律和制度作用,形成文化建设合力。 关键词:文化内部共享性;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环境 一、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含义及载体 (一)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含义 人类基于需要而制造的文化因其具有拓展智识、进展经济、滋养精神、法律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等功能,满足了人类衣食住行、安全、社交、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层面的各种需求。而文化要满足人类的这些需求是需要前提的――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和认同。文化只对认同它的群体起作用,文化只能满足接受它的人群的需要,这就涉及到文化的共享性问题.文化的共享性指文化具有的为人们所理解、认同、接受,从而共同享用的性质。文化的共享性是相对的,有内外之分。外部共享性更加注重的是文化的普遍性,是指人类一致认可和共享的性质,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内部共享性强调的是文化的群体性. 文化的内部共享性指的是在一定地域或团体内文化得到特定群体认可和理解,为特定群体所共同享有的特性。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形成是由文化的生成机制作用产生。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由特定人群所制造的,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生存需要而持续存在的,文化中的深层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被特定人群所理解、所分享,因而文化具有鲜亮的内部共享性。比如,高校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群体所理解和共享,使人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特点. (二)文化共享的?d 体 文化共享主要通过媒介传递来实现,所以共享的形式就等同于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传播方式包括商业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的主要手段包括语言、文字、网络等载体。校园文化建设除了通过课堂教育这种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方式外,高校之间的文化沟通与合作,学校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